

工夫茶之茶具篇
人說工夫茶有「四寶」,分別是玉書隈、孟臣罐、若琛甌和舊風爐。
玉書隈是燒水器皿,約四兩重,又叫「煲煲清」,意思是每次沖泡都會把水用完,再重新燒水,所謂「活水活火」,精意在此。
孟臣罐是茶壺。明代萬曆年間,宜興紫砂崛起,當時的三大妙手時大彬、李仲芳和徐友泉,喜作大壺,惟獨惠孟臣愛作小壺,開小壺品飲之先河。因此,孟臣罐指的是紫砂水平壺,容量約350cc,也是工夫茶最常用的標準四人壺。
若琛甌出自康熙年間江西景德鎮燒瓷名匠若琛所製之白地藍花,底平口闊之小杯,當然真正的「若琛甌」已不可得,但茶杯的選擇仍以小、淺、薄、白為四字要訣。小則一啜而盡;淺則水不留底;色白如玉則以襯托茶湯之金黃;瓷質如紙使其能以起香。
舊風爐無用多說,就是用來燒水的炭爐,現代已由電磁爐、瓦斯爐或酒精燈取代了。
此外,還有茶洗、茶盤、茶墊等,不一而足。總而言之,沖泡工夫茶最為講究,其名由來有因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