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知
水之三

水的溫度也很重要,《茶經》〈五之煮〉也云,「其沸,如魚目,微有聲,為一沸;緣邊如涌泉連珠,為二沸;騰波鼓浪,為三沸。已上,水老不可食也。」明代許次紓在《茶疏》中也繼承了這一觀點,他說:「水一入銚,便須急煮……蟹眼之後,水有微濤,是為當時。大濤鼎沸,旋至無聲,是為過時。過則湯老而香散,決不堪用。」

 

到了宋代,煎水不再用敞口的釜,而用細頸的瓶,以目辨湯候就比較困難了,於是提出以聲辨湯之法。宋人認為,水初沸時,水聲如階下蟲聲唧唧而鳴,又如遠處的蟬噪聲響成一片。過了一會兒,當水聲像滿載而來的大車,吱吱啞啞不絕於耳時,已是二沸了。到了三沸之時,則水聲已如同林間松濤,或溪流的喧鬧。這時候應趕緊提起茶瓶,將水注入已放入茶末的盞中。宋人點茶與唐人煎茶不同,所以“湯候”定在三沸之初,這種方法也可接受。

 

水要煮至三沸才可以開茶,一沸二沸的水都未夠溫度作開茶用,因為在茶葉所含的多種化學成分中,能溶於水的約佔一半,而水的溫度不同,茶葉中的化學成分的浸出程度也不同,因而茶的色和味也就有很大的差別。但水開得太久,也不適宜,水開得太久,水蒸氣蒸發過多,水中所含礦物質及氯化物也較多,鹼性較重,會降低鮮純的茶味,同時水滾沸太久會破壞水中含的有利於茶性的物質,用這種被稱為“老湯”的水泡茶,茶湯顏色不鮮明,味不醇厚。

 

至於泡茶的水溫,則視乎是哪種茶葉,黑茶、紅茶或重焙火的烏龍茶,都須用100的水來泡泡高山烏龍或東方美人,又或者是黃茶、白茶,都要把水燒開了,再降溫至大約90;一般綠茶須用80水溫來泡,但日本抹茶或綠茶則宜用70的水。